1.论文题目中尽量不要出现非公知公用的符号、缩写词、代号,对于简单的物质不要使用化学式而应写出物质名称;英文题目中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。
2.作者姓名及作者单位的中文和英文要完全一致。作者单位的英文中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。单位若是学校,则中、英文单位都必须具体到所在学院。作者单位的中、英文均须使用全称。
3.关键词不宜使用缩略语和英文缩写。如“CVD”应分别写为“化学气相沉积(CVD)”和“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(CVD)”
4.层次标题和序号的设立应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。一级标题用0、1、2、3…,二级标题用1.1、2.1、3.1…。各级标题中均不得出现参考文献标引。
5.缩略语及英文缩写在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英文或中文全称,英文全称的首字母要大写,如“碳纳米管(Carbon nanotubes, CNTs)”、“CNTs(碳纳米管)”或“CNTs(Carbon nanotubes)”。英文缩略语在文中其他位置出现时应统一用英文缩写或中文全称,不宜时而用英文缩写时而用中文。综述文章中,英文缩写词较多的,应尽量改用中文,以方便读者区分和理解。
6.应使用标准计量单位,避免使用“体积分子浓度”(M,应改为mol/L) 、“千克力”(kgf)、“托”(Torr)、“标准大气压”(atm)、“卡”(cal)等已停用或非标准的计量单位。单位一律采用国际符号(如m、kg等)表示,不使用中文符号(如米、千克等)。数字与单位之间要空1/3格,如“3 K/min”。
7.不得使用诸如“PANI:CNTs=1:0.1”或“PANI/CNTs=10/1”之类的表达,必须写明是质量比、原子比(即物质的量比)还是体积比,并对应写为“m(A):m(B)= …”“n(A):n(B)= …”“V(A):V(B)=…”,或者“A、B的质量比为……”“A、B的原子比为……”“A、B的体积比为……”等等。在不涉及具体数值时,也可笼统地写作“A、B的比例”。
8.在正文中(英文内容除外)应尽量避免出现1.5wt%、1.5vol%、3:2(w/w),应改为1.5%(质量分数)、1.5%(体积分数)、3:2(质量比)。
9.图片和表格中的物理量必须标出其单位(无量纲或单位为1的物理量除外),物理量与单位(百分号)之间用“/”隔开,如“NaOH质量分数/%”“Tensile strength/MPa”,“Thermal conductivity/(W/(m·K))”。
10.代表物理量的符号,其主字母用斜体,下标一般用正体(变动下标如i、j 等用斜体),例如:开路电压的主字母V 用斜体,下标oc用正体。物质的化学式通常不作下标,要表示某物质的质量/浓度/体积时,应采用m(SiO2)/c(SiO2)/V(SiO2)的形式,其中“m”“c”“V”均用斜体,化学式用正体。
11.数值与单位之间应空一格(百分号除外),例如“0.1MPa”须写成“0.1 MPa”,“0.1 %”须写成“0.1%”。并列的多个数值和单位,每个数值后都应该加上单位,例如“1、3、5、7 min”须写成“1 min、3 min、5 min、7 min”。表示物理量的取值区间时,只保留后一个数值的单位即可,例如“2 s~6 s”请写成“2~6 s”。
12.关于正文(不包括文末reference list)中人名的著录格式:a.用中文著录的人名,例如“张建国”,不能省略名字,即不能写成“张”;b.用英文或类似文种著录时,请只写“姓”,省略“名”,例如:“Prandergast”、“Zhang”、“de Schutter”、“Muller-Buschbaum”等,(关于如何分辨外国人的姓氏和名字,请所有投稿作者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或请教导师等,切不可随意判断);c.请注意本条规定不适用于文末reference list,文末reference list中的人名著录格式参见投稿写作模板。
13.正文的其他写作规范和要求,请参见投稿写作模板。